
趙純均(前排左三)和畢業(yè)生們在一起
●學生記者 葉薇倩 余瓊
趙純均 經濟管理學院教授,國內管理學科的著名專家,中國MBA教育事業(yè)的開創(chuàng)者之一。1965年留校,1986年服從組織安排來到初創(chuàng)的經管學院。曾擔任常務副院長、第一副院長和院長職務,主持經濟管理學院的全面工作,為經管學院成為國內領先、國際知名的管理人才培養(yǎng)基地作出了突出貢獻。他立意高遠,目標一流,領導并參與了清華經管學院顧問委員會的建設,以及兩大國際管理教育頂級認證的籌備,使我校管理學科從無到有、從小到強,為我校管理學科的蓬勃發(fā)展探索了正確的方向,打下了重要的基礎。在管理工作中,他以身作則,勤政為民,為人公道,銳意創(chuàng)新,開放寬容,深受廣大師生的愛戴。
趙純均教授勤勉盡責,德高望重,曾長期擔任國務院學位辦工商管理學科評議組成員和召集人,推動了國內工商管理學科的布局、提升和普及。作為教育部高等學校工商管理類學科專業(yè)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委員,推動各種不同類型的本科管理教育走向更為規(guī)范發(fā)展的模式。特別是作為全國MBA教育指導委員會副主任,為中國MBA教育的創(chuàng)立、聯考制度的建設、辦學質量的提升、EMBA教育的開辦以及西部管理教育的提高作出了重要貢獻,2006年當選為中華十大教育英才。2009年獲“清華大學突出貢獻獎”。
在第25個教師節(jié)即將來臨之際,經管學院趙純均教授獲得了“清華大學突出貢獻獎”。而此時,距離他1986年開始參與創(chuàng)建經管學院,已經走過了23個年頭。他在這里傾注了自己的心血與才華,帶領師生從零開始,不懈奮斗。如今的經管學院,正生機勃勃地朝著世界一流的目標進發(fā)。
面對榮譽和成績,趙純均樸素地說:“我只是盡了自己的一份力。而且,經管學院經過多年發(fā)展取得今天的成就,不是我一個人的功勞,這是我們整個團隊一起努力的結果。”
白手起家,迎難而上
趙純均在大學時的專業(yè)是工業(yè)企業(yè)自動化,1984年赴奧地利維也納國際應用系統(tǒng)分析研究所(IIASA)做研究學者,1986年回國后進入經管學院工作。趙純均坦言,當時是服從安排調入的,對經管學科甚至并沒有太多了解。但是當時他看到,改革開放初期的中國與發(fā)達國家相比,在管理方面的差距比科技領域更大,改變這樣的實際狀況,成為他從工程到經管“轉型”的最大動力。
1984年經管學院初建時,在校生的規(guī)模不到200人,全院的科研項目僅有7項,科研經費14萬,辦公室也是暫借的,可謂是 “白手起家”。是“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校訓鼓舞了趙純均和全院師生:“我們要么不做,要做就做最好,因為我們是清華?!本褪菓{著這么一股不服輸的精神,趙純均帶領師生們踏上了建設發(fā)展經管學院的漫漫之路。
建院之初,經濟管理學科的師資力量極其匱乏,大部分教師都是從其他系轉來的。優(yōu)秀的師資是培養(yǎng)優(yōu)秀學生的必要條件,只有讓教師先成長起來,才能更好地引導學生成長。趙純均積極支持教師出國交流、以到企業(yè)掛職等各種方式接觸企業(yè)實際和參與科研,鼓勵他們學習西方發(fā)達國家在管理方面的經驗,同時著手引進西方管理學方面的人才。
“要辦好經管學院,就必須加快學院國際化的步伐,敢于學習借鑒世界上一切優(yōu)秀管理學院的教學模式,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我們和世界上一流的管理學院建立了高層次實質性的合作,舉辦了IMBA、高層經理人員培訓等優(yōu)秀品牌的教學項目。我們在國際合作中堅持‘以我為主、博采眾長、融合提煉、自成一家’的指導思想,注意在國際化的同時進行本地化?!壁w純均介紹說。
為了提高師資水平,從1985年開始,經管學院通過加拿大的 CIDA項目,開始對教師進行海外培訓。1996年,經管學院又與MIT開始長達10多年的合作。每學期初,學院派出一定數量的教師到MIT聽課,在親身感受西方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的過程中不斷領悟、進步,MIT的教師還會在課程準備等方面為我校經管學院的老師們提供幫助。進入新世紀,經管學院的國際合作更是在深度、廣度和高度上達到新的水平。可以說,20多年來,在學院每一次成功的國際合作背后,都凝結著趙純均付出的心血、智慧和大量艱苦的努力。梅花香自苦寒來,正是這20多年的奮斗,鑄就了清華經管在中國、亞洲乃至全世界不容忽視的地位。
全方位打造育人環(huán)境
為了使學生們成長為具有國際視野、精通專業(yè)知識、具有良好職業(yè)道德的優(yōu)秀經濟管理人才,趙純均一直致力于為經管學子營造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偉倫、舜德兩座大樓和齊全的實驗設備已基本滿足學生學習的“硬件”需求,而趙純均更注重的則是“軟性”環(huán)境的不斷優(yōu)化。他希望學生在學習專業(yè)知識的同時,能夠盡可能參與更多的社會工作和社會調查,逐漸認識社會、了解社會,為將來更好地從事管理工作打下良好基礎。他為學生們“現身說法”:“我在大學時候擔任過團支部書記、輔導員等職務,正是通過這些社會工作,我學到了很多與人交流、合作的寶貴經驗。管理的知識不應該僅僅從書本上獲得,更重要的是通過實踐去體會?!?br> 從2001年起,經管學院開始組織學生進行社會實踐。最早是在北京郊區(qū)調查農村現狀及存在的問題,而今,學生們的腳步早已踏遍長城內外,甚至延伸到廣袤的西部?!吧钊胛鞑?,才能深刻了解當地居民的生活,才能進行實實在在的調研,才能寫出真真實實的調研報告。這個過程同時也是對同學們職業(yè)操守的培養(yǎng)。”
趙純均還積極支持素質教育與第二課堂活動的開展。為了讓缺乏實際工作經驗的學生進一步了解企業(yè)的實際運作管理情況,學院經常邀請著名企業(yè)CEO和高級管理人員為學生開設講座,最多的時候甚至達到一周4場。
學生體育工作也得到了相當的重視。建院初期,經管學院參加“馬杯”的體育項目都是在乙組進行,成績很平淡。趙純均倡導同學們積極參與體育鍛煉,還專門請體育老師幫助學生科學訓練,自己也經常到學生體育比賽現場助陣。從那時起至今,經管學院已經多次獲得“馬杯”甲組冠軍。趙純均總會趕到現場參加“馬杯”的頒獎典禮,與同學們共慶勝利。很多經管學院學生都記得院慶20周年時捧得“馬杯”的場景,當時,趙純均和經管學院多位領導、老師冒雨趕到東大操場,讓同學們既驚喜、又感動。
因為長期擔任管理職務,趙純均從事一線教學的時間較少,但他總是抓住各種機會去了解學生的想法,并對他們予以引導。經管學院的傳統(tǒng)活動———“與院長共品下午茶”已經開展多年。在這樣一個與學生直接交流的平臺上,趙純均總會就同學們的學習、工作和生活情況提出很多問題,專注凝聽學生的發(fā)言和回答。同學們也在這一次又一次茶會中得到了很多人生發(fā)展與職業(yè)規(guī)劃的啟示,增閱歷、長見識。有時,學生們?yōu)榱思s定某項活動的安排去找他,本只想打擾他幾分鐘,但趙純均會花上一兩個小時,耐心深入地與學生交流。
從學生中來,了解學生們的想法;然后盡自己的力量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寬松而又豐富多彩的成長環(huán)境,到學生中去———這就是趙純均培養(yǎng)學生的方法。
致力于MBA教育的發(fā)展
1991年,我校經管學院成為全國9所首批試辦MBA學位教育的院校之一。當時,MBA教育在整個中國大陸還是一個歷史很短的新生事物,沒有成熟的經驗可以照搬,既要迅速適應社會對管理人才的大量需求,又不能僅僅滿足于簡單地為市場服務。趙純均凝聚管理教育工作者的集體智慧,改革MBA的考試、招生、培養(yǎng)、論文以及就業(yè)服務等諸多環(huán)節(jié),推動落實全國MBA師資培訓,實施MBA教學評估,制定MBA“九五”、“十五”發(fā)展綱要,論證 EMBA項目的可行性并建立基本規(guī)范,關心和幫助西部試點院校發(fā)展。為了保證MBA的辦學規(guī)模、教育質量和健康發(fā)展,他還多次向國家領導人建言獻策,并積極參與到各項管理教育政策的制定當中,為中國MBA教育事業(yè)的健康、快速發(fā)展作出了貢獻??梢哉f,趙純均是我校經管學院乃至中國MBA教育的積極推動者。
不到20年的時間里,中國的MBA教育從1991年的9所學校在全國招收86名學生,到今天已經發(fā)展到184所學校,招生人數發(fā)展到每年30000人左右,18年中共培養(yǎng)了10余萬名受過系統(tǒng)的現代管理教育的 MBA畢業(yè)生。
數量只是反映中國MBA教育發(fā)展的一個方面,在辦學質量的提高方面,趙純均更是做了大量扎實而深入的工作。通過高水平的國際合作開展全國MBA師資的培訓,聯考制度的設計、實施、改進、創(chuàng)新,MBA、EMBA教學合格評估的開展,新增院校的評審和輔導……趙純均將大量精力投入于全國MBA教育指導委員會的工作,從方方面面努力促進和保證中國MBA教育的健康發(fā)展。
身為全國MBA教育指導委員會副主任,雖然已經卸下經管學院院長的職務,趙純均依然是個“大忙人”。目前,他正在做一個清華、北大、人大、復旦、上海交大等校援助西部院校的項目,希望可以把清華的經管教育經驗輻射到全國,帶動全國管理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同時,趙純均還在為即將開設 MBA課程的 50多家院校進行培訓,分享清華經管成功的經驗?!鞍亚迦A經管建院和發(fā)展的經驗分享給大家,帶動全中國管理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這是我的責任。”
趙純均說:“在教育領域,任何一個決策都需要很長時間才能看出其結果,這就好像一個慣性大的‘慢系統(tǒng)’。所以對于決策者而言,他更要從長遠和長久的角度來看問題,容不得半點浮躁,更不應貪圖眼前一時的利益?!闭潜种@樣的理念,他和經管學院一同走過了20多年的風風雨雨,克服了一路上的艱難險阻,終于迎來光明的前景。
現在,趙純均又投入了新的研究?!拔蚁M梢匝芯?‘中國式管理’,總結中國企業(yè)的管理經驗,尋求其成功之道,通過建立 ‘中國式管理’的理論體系幫助更多的中國企業(yè)走向成功。這是一條漫長的道路,但我覺得很有意義,樂在其中。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