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
電子報

活在責任和義務里


  作為一種人生理想來說,我們做人最一般的目標就是造福桑梓,積德行善,即不僅僅保持或培育自己良好的道德品質,并且應當做一個對社會對人民有益的人。就像司馬遷所說,人都難免一死,但有的重于泰山,有的卻輕如鴻毛。因此,個人必須為大眾,為社會承擔責任,做出貢獻,奉獻自我。一個人只有當他超越了自己生命的狹小圈子,熱心投入到社會之中,才有可能實現(xiàn)自己的人生價值。
  文花枝,一位美麗善良的導游。當車禍發(fā)生時,瘦弱的她喊出:“我是導游,先救游客!”盡管她傷得很重,她仍然奮力的救出游客。一車的乘客,就她傷得最重,由于傷得太重,醫(yī)生不得不截了她的一條腿。堅強的她事后只是平靜的說,保證游客的安全是我應盡的義務,應擔待的責任。
  活在責任和義務里,一個人生活在這個世上,就必須得承擔屬于他的責任,履行他應盡的義務。如果我們每個人都能對社會和家庭盡到應盡的責任和義務,那么我們這個社會就少很多紛爭和掠奪,少許多奸險和罪惡,多一些安寧與祥和。
  主動承擔責任,奉獻自我,人生的意義是一種奉獻,只要你愿意,每個人都能做到這一點。有智慧的人奉獻智慧;沒有智慧的人奉獻體力;沒有體力的人奉獻財務;沒有財務的人奉獻技術;沒有技術的人奉獻言語;沒有言語的人奉獻微笑;沒有微笑的人奉獻祈禱。有人之所以活得有意義,活得快樂有豐足感,是因為他們能奉獻,活在責任和義務里。
  主動承擔責任,就會感到身上有一種無形的壓力,就會有具備謀求生活的動力,就會有信心把自己的責任承擔到底。那么,主動履行義務的人,就會雙肩擔道義;雙肩擔道義,就會一身正氣;一身正氣,就會有力量把自己應盡的義務履行到底。
  主動承擔責任,責任感是創(chuàng)造一切的機會。抓住這機會,就應該使人現(xiàn)有的生命,全在道義之中,隨時隨地無愧于人生。如此,則自己的一舉一動,一心一念,都不違背道德仁義,像諸葛亮說的,“鞠躬盡瘁,死而后已”。怕責任,得過且過的人,可能一生風平浪靜,但也注定一生平庸。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币粋€人只要肯為別人奉獻自我,他就會生活在快樂之中。如果我們?yōu)樯鐣袚熑?,奉獻自我,我們就會擁有心靈和財富的知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