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一長假前的最后一個工作日傍晚,初秋的校園內(nèi)人影綽綽,洋溢著假期將臨的喜悅。相較于此時校內(nèi)大部分教室的空闊黯淡,普拉提教室明亮依舊。節(jié)日的歡欣固然動人,但不同于同學們“節(jié)前綜合癥”的躁動不安,本節(jié)普拉提課上,奚彩蓮老師依舊按照日常嚴格的課程標準完成著教學工作,糾正學生的動作誤區(qū)、規(guī)范學生動作細節(jié),講解各部位配合要領、示范各肌群發(fā)力方式。這既是她對自我教學工作的要求,也是對學生負責的體現(xiàn)。在這片泡沫墊鋪就的彩色空間內(nèi),奚彩蓮希望帶同學們領略普拉提運動對于人身心的塑造魅力,讓青春身體的美好與活力得以綻放。
偶遇普拉提課程作為學校普拉提課程的“開山鼻祖”,奚彩蓮笑稱一切緣于偶然。2007年,作為國內(nèi)某普拉提比賽的裁判員,奚彩蓮受邀來到北京理工大學,通過與同行體育教育研究者的探討與交流,奚彩蓮更為深入地了解了普拉提這一運動。普拉提運動以其創(chuàng)造者德國人約瑟夫·休伯特斯·普拉提的姓氏命名,通過鍛煉人體深層的小肌肉群,維持并改善人們外觀正?;顒幼藙?,達到身體平衡、創(chuàng)展軀干和肢體的活動范圍和活動能力、強調(diào)對核心肌群的控制、加強人腦對肢體及骨骼肌肉組織的神經(jīng)感應及支配。在飽受多年頸椎問題困擾之后,奚彩蓮通過對自身進行系統(tǒng)的普拉提調(diào)整訓練,使自己的身體恢復到良好狀態(tài),她切身感受到這項運動對自己身體帶來的神奇改變,本著教育者固有的人文關懷與奉獻精神,奚彩蓮希望更多人從中獲益,因而她選擇在華電體育教學中開設這一門課程。
與瑜伽相比,普拉提在國內(nèi)的知名度較低。教學初期,奚彩蓮發(fā)現(xiàn),在華電學生進行體育課的選擇過程中,常會疑惑普拉提究竟為何物,甚至將其與瑜伽混為一談,殊不知,現(xiàn)當代瑜伽課程中的大多數(shù)訓練方法借鑒了醫(yī)體結合的普拉提練習模式,這更加凸顯出推行普拉提課程的必要性?,F(xiàn)代普拉提脫離了初期狹義上作為受傷芭蕾舞演員的康復訓練內(nèi)容,從幕后走向臺前,走進更多人的視野,將其優(yōu)秀的訓練效力惠及大眾。
如同蘇格拉底所言:認識你自己。在奚彩蓮看來,認識自己的身體是認識自己的第一步。與哲學中認識自我,從而在世界觀層面指導人們擁有幸福生活的目的類似,體育中認識身體是在具象的方法論層面對人們?nèi)粘I钚袨榱晳T、運動習慣加以規(guī)范,使人們完成對自己身體正確的宏觀把控,能夠設置自己的運動計劃,并通過該計劃達到強身健體的最終目的。大學體育課程的宗旨在于完成對人的終身體育教育,在學生小學、中學階段已有的體育教育基礎之上,經(jīng)由兩個學年的大學體育學習,建構一個人自我管理身體的完善認知,以期通過正確合理的引導,幫助每個人尋求到最適合自身體質與體能的鍛煉方法,正確地練習身體,達到從內(nèi)至外的健康狀態(tài),使身心俱受益。
為者常成 行者常至提高大學生主動參與體育鍛煉意識與培養(yǎng)體育運動習慣是體育教育的重中之重。為者常成,行者常至。奚彩蓮認為,當“每天鍛煉一小時,幸福工作一輩子”之類縈繞于人們耳畔的標語口號真正落到實處,變得習慣化、生活化,成為貫徹青年一生的實際行動時,體育教育的目的才真正達成,其提高國民身體素質的作用才顯山露水。對于體育運動和生活質量間的相互關系,奚彩蓮始終堅持,適當?shù)捏w育運動能夠改善人的身體狀況,促進身體機能提升,幫助人們們更為敏捷地思考,更加高效地學習工作,擁有更為飽滿豐沛的精神面貌,這樣面對生活中的諸多挑戰(zhàn),才能夠從容不迫。這也是奚彩蓮常在自己課堂中強調(diào)的,她希望通過自己生動的講解說明,使同學們真正意識到體育運動的益處,在心中樹立堅持運動的旗幟,化被動為主動。與此同時,同學間相互幫助、相互督促,形成良性競爭,真正激發(fā)體育課堂的感召力與帶動力,使課堂內(nèi)的教學常規(guī)任務衍生為課堂外的日常運動習慣,從而將課堂質量與同學們的生活質量都大幅度提升。
作為一名教師,奚彩蓮老師深諳為師之道。教育是將學生琢玉成器、樹人成材的過程,而教師則是那手執(zhí)鉤陀的匠人與手握鐵锨的園丁。談及教育,奚彩蓮感受頗深,她說:“想要教給學生一桶水,自己需得有一缸水的儲量”,她謙稱這是每一個教師的本分。為此,奚彩蓮不斷進行著自我完善與自我豐富,不因過往的成績而停下追求的腳步,她希望以自身的多彩繪就更為絢麗的教學藍圖。普拉提、瑜伽、健美操,幾乎每一項華電學生耳熟能詳?shù)捏w育運動她都有所建樹,也希望帶給學生更為絕妙的學習體驗。
毽繩協(xié)會的好“導師”
奚彩蓮作為學校毽繩協(xié)會的主要指導老師,也帶領團隊取得了傲人的成績。華電毽繩協(xié)會于2008年正式成立,一個原本為了以更為規(guī)范的途徑吸納毽繩大賽參賽隊員的組織,之后卻聚集了一群熱愛毽繩運動的華電學子,成為他們切磋技巧鍛煉毽繩的樂園。談及此,奚彩蓮露出欣慰的微笑,不僅因為毽繩協(xié)會帶來的榮光與驕傲,更因為這樣一群青年的熱愛之心,“毽繩與華電一樣,都是讓人有歸屬感的地方”。次年,華電作為東道主,首次承辦了北京高校毽繩大賽,年輕的毽繩協(xié)會第一次踏上賽事征途,他們所向披靡,勇奪桂冠,意料之外而又在情理之中。更為難能可貴的是,他們不驕不躁,蟬聯(lián)了之后九屆北京市毽繩比賽的冠軍。這時取得冠軍已不再是毽繩最終的追求,一步步超越自己已有的成績才能取得更大進步。因而,華電毽繩人用更加嚴格的標準要求自己,一次次在比賽中向更高的目標發(fā)起沖擊。
如此令人矚目的成績背后,是一批又一批華電毽繩人的不懈努力與辛苦付出,除此之外,也與奚彩蓮獨特的團隊管理方式有著緊密的聯(lián)系。在整體訓練目標的把控上,奚彩蓮針對當前毽繩比賽現(xiàn)狀,將訓練重心傾向于集體項目。集體項目在比賽中的計數(shù)更加準確,其公平性更強,此外,集體項目很大程度上考驗的是團隊的團結協(xié)作與隊員間的相互配合,而這種品質正是華電學子所具備的。若稱整體的方向是團隊前行之羅盤,那么每個個體思想的匯聚則為前行提供動力,其作用舉足輕重,因此,奚彩蓮十分注重抓好隊員們的思想工作。在日常訓練中,她會嚴格要求成員們的每一個動作、每一個站位,強調(diào)“細節(jié)決定成敗”;在重大比賽前,她則耐心開導,舒緩成員們的緊張心情,希望他們以平常心迎接挑戰(zhàn)。正是這樣一張一弛的思想工作,成員們的專業(yè)技能穩(wěn)步發(fā)揮,比賽成績也日益理想。
在多年擔任毽繩協(xié)會指導老師的過程中,成員們在奚彩蓮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談及自己的隊員,老師十分自豪,她說,華電學子有一種積極向上的拼搏精神,且集體榮譽感強,有高度的凝聚力,“擰成一股繩,凡事皆能成”,這些優(yōu)點似乎也閃耀在每一個華電學子身上,可謂華電的一大特色。憶及多年來的帶隊生涯,奚彩蓮認為隊員們是她真正的驕傲。無論保研、考研還是出國,他們都找到了適合自己的人生道路,無悔于自己的大學時光。不論他們的選擇為何,他們共同的特點是在毽繩運動項目取得優(yōu)異成績的同時,學習成績也名列前茅,而這些優(yōu)點幾乎每個毽繩人都具備。深究其中的緣由,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毽繩運動在鍛煉身體的同時,還可增加人們做事的專注度與持久度,提高反應靈敏度,這是體育運動惠及人類生活的生動體現(xiàn),奚彩蓮呼吁更多同學加入華電毽繩的隊伍中來。
隨著對毽繩運動技巧的細致剖析,奚彩蓮與隊員們都意識到毽繩運動中蘊含的科學力量與研究價值。作為我國傳統(tǒng)民間運動項目,踢毽、跳繩在我國擁有廣泛的民眾基礎,但在科技高速發(fā)展的新時代,我國青少年毽繩運動賽事相較歐美、日韓等國家還存在一定距離。奚彩蓮鼓勵隊員們將日常所學知識運用到提升毽繩運動水平中,群策群力,集思廣益。她還隊員們深入研究了遺傳算法在長繩跑繩輔助練習器的研制中的應用,并因此榮獲大學生創(chuàng)業(yè)創(chuàng)新比賽國家級優(yōu)秀。相信在之后的訓練、比賽過程中,奚彩蓮還會碰撞出更多體育與科技的火花。
奚彩蓮希望更多人感受到體育帶來的快樂。讓體育之水澤滋潤青年身心,讓華電之精神惠及萬千桃李。
奚彩蓮,自1994年參加工作以來已經(jīng)在教學一線從教24年。多次年終考核被評為優(yōu)秀,還被評為優(yōu)秀黨員、三育人先進個人、先進女職工,2018年評為華北電力大學優(yōu)秀教練員,多次被北京市大體協(xié)評為優(yōu)秀教練員、優(yōu)秀裁判員。申請2項大學生創(chuàng)新項目,其中一項“基于運動影像分析技術提高長繩跑繩技能的研究”獲國家級優(yōu)秀,并研發(fā)專利“一種長繩跑動輔助練習墊”。申請專利兩項,參編《運動訓練基地科學配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