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訊(記者 張元春) 6月14日上午,我校 2019年教學工作會議在圖書館學術報告廳召開,陜西省教育廳副廳長劉建林出席并作報告,深入分析高等教育形勢,詳解如何推進高校教育教學改革。我校黨委書記許靜洪主持會議,校長許云華作"深化產教融合,推進四個回歸,全面提升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質量"工作報告,黨委副書記李治山出席,副校長張富林作推進一流應用型本科教育行動部署。副校長張曉、黨委副書記尚愛軍、紀委書記常少明,副校長康偉在主席臺就坐。
劉建林分析了陜西省高等教育取得的成績和面臨的主要問題,指出要全面深刻精準把握全國教育大會和全國本科教育工作會議精神,堅持教育優(yōu)先發(fā)展戰(zhàn)略,全面提升發(fā)展水平,實施項目帶動戰(zhàn)略,加強專業(yè)建設、教學改革、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教育改革,正確處理學科專業(yè)、科學研究支撐人才培養(yǎng)的關系,強化服務保障,全面提升高校人才培養(yǎng)能力,推動高等教育內涵式發(fā)展。
許靜洪指出,本次會議是貫徹落實全國教育大會、全國高等學校本科教育工作會和陜西省教育大會精神,不斷深化內涵轉型,全面提升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質量,著力打造一流學院的一次重大會議,將對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產生重要的指導意義。他希望各位與會代表在接下來兩天的會議中認真學習領會領導講話和會議精神,結合學院自身專業(yè)和學科特點拿出切實可行的實施方案,通過一系列會議文件,落地工作計劃,實現奮斗目標。
大會表彰了在省級評選和省級大賽中取得優(yōu)異成績的教師。
許云華在報告中對學校過去兩年教學工進行了回顧,分析了面臨的機遇與挑戰(zhàn),對今后工作進行了部署。他指出,中省大會為全國高等教育教學工作賦予了新內涵,榆林學院必須順應高等教育發(fā)展潮流,與國家高等教育改革同向同行、提振信心、追趕超越,加快推進"四個一流"建設,努力實現教育教學內涵式發(fā)展,盡快實現成功轉型,早日升格榆林大學。
張富林對教學工作會議材料及貫徹落實情況進行了說明,并從教學中心地位、專業(yè)建設管理、生源質量建設、教師能力提升、合作辦學、產教融合、優(yōu)化人才培養(yǎng)方案和學風建設等八個方面部署了學校推進一流應用型本科教育的具體舉措和實施路徑。
當天出席大會的還有陜西省教育廳高教處何文來同志,綏德校區(qū)相關負責人及教師代表,各二級學院院長、書記、教學副院長、教學秘書、專業(yè)負責人、教研室主任、教務員、教師代表、學生代表,職能部門負責人,教學督導團成員,教務處全體成員。
6月17日下午大會閉幕,學校黨委書記許靜洪、黨委副書記李治山、副校長張富林、張曉,黨委副書記尚愛軍,副校長康偉,校長助理張雄參加閉幕式。
會前兩周,14個二級學院圍繞榆林學院推進一流應用型本科教育實施意見等幾個文件進行了討論和意見征求。6月14日下午,教學工作會議分7個分會場,對劉建林副廳長專題報告,許云華校長工作報告,張富林副校長行動部署進行了深入學習和討論。6月17日下午,14個二級學院進行了交流匯報。
會前反饋和分組討論認為,學校應進一步做好頂層設計和規(guī)劃,強化二級學院辦學主體地位;堅持立德樹人;合理調配本科教學、科研和行政投入,優(yōu)化資源分配;加強師資隊伍培訓,完善教師考核評價機制;優(yōu)化專業(yè)結構,完善課程體系,建設精品課程,加強通識教育;嚴格學生考核;加快校企、校校和國際化進程。
許靜洪在閉幕式上強調,本次會議承前啟后,意義重大。校長的《工作報告》為學校教學改革和發(fā)展方向理清了思路,明確了任務,指明了工作重點和目標方向。會議討論出臺的9個文件是學校全面落實新時代全國高等學校本科教育工作和省委、省政府有關文件精神的具體體現,對學校進一步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強化內涵建設、促進轉型發(fā)展、提高教學質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許靜洪就貫徹落實好會議精神強調了三點意見:把握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持教學中心地位不動搖;把握轉型發(fā)展方向,堅持深化教學改革不動搖;把握戰(zhàn)略部署落實,堅持提高人才培養(yǎng)質量不動搖。
會議要求全體與會人員做好會議精神的傳達,認真做好實施方案,組織好實施工作,以這次教學工作會議為契機,努力推動學校教育教學工作再上新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