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安全不容忽視
隨著信息化時代的迅猛發(fā)展,網絡對當代大學生的思維、心理、價值觀、學習生活方式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網絡影響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的形成。大學生正處于少年和青年的過渡階段,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尚在形成過程中,加上年輕人的好奇心驅使,在面對繁雜龐大的網絡社會,容易迷失自我。如果這時,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封建迷信、色情暴力、流言蜚語、反動言論對大學生產生誘導,有的大學生就會沉湎其中,容易荒廢學業(yè)。
網絡影響心理健康。網絡會給大學生打造一個虛擬世界,如果逃避現實,長期沉迷網絡,就容易造成人際關系的淡薄和對現實生活的麻木,出現心理疾病,會讓自己產生厭學情緒,無法進行正常的學習,更有甚者會產生“厭世”情緒,沉溺于網絡上虛構的“世外桃源”,不愿面對生活的瑣碎和困難,逃避現實問題,無法進行正常的現實生活,進而失去正確的辨別能力和判斷能力。在此前提下,有的大學生產生偏執(zhí)的觀念,在網絡上發(fā)泄自己的情緒,傳播不良信息,有的則會“跟風”“站隊”參與網絡混戰(zhàn),進而擾亂社會秩序。
網絡影響學習生活方式。網絡之所以能迅速發(fā)展起來,其中最重要的一點是資源的優(yōu)化配置和利用,使新的生活、學習方式成為了可能。網絡聊天軟件如雨后春筍層出不窮,而大學生喜歡研究和探索,通過網絡聊天能為他們提供交友和展示自我的平臺,給他們帶來很大的樂趣,有的大學生性格內向,不敢面對真實的現實世界,但是他們可以借助便捷的網絡將自己的思想表現出來。有的大學生自律性比較差,網絡反而成為一種誘惑,讓他們偏離了原來的學習生活。在這種情況下,不法分子更容易偽裝進行誘騙行為,比如 “網絡兼職”“網絡中獎”“網絡傳銷”“校園借貸”等等,這些都使大學生上當受騙的幾率大大增加,容易輕信于人,將自己的個人信息暴露,掉入“網絡陷阱”,更有甚者誘騙大學生進行“裸聊”,導致財產安全和人身安全都受到威脅。
那么,我們應如何維護網絡安全呢?
首先,要樹立安全文明上網意識。大學生要強化自我管理意識,自覺遵守網絡道德和網絡安全法規(guī)。學會科學上網,最大化地利用好網絡資源,把網絡當做增強自己本領的工具來使用。
其次,要提高自我保護意識。網絡上的信息良莠不齊,要提高辨別是非能力,遠離網絡低俗之風,對于散布謠言、未經證實的消息和言論,不信謠不傳謠。要通過各種方式學習了解各類網絡詐騙,保護好個人信息,不給不法分子進行網絡詐騙的機會。
最后,樹立正確消費觀,不盲目跟風,不超前消費。大學生沒有經濟來源,有的因為攀比掉入詐騙的泥潭,有的因為“談戀愛”陷入網貸的深淵,所以,要樹立正確的理財觀,養(yǎng)成良好的理財習慣,不要為了滿足一時的虛榮心,給自己和家人帶來危機,甚至給自己帶來不可挽回的后果。
網絡安全對于大學生而言尤為重要,在大數據時代享受網絡便捷的同時,也要擦亮眼睛堅持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當好網絡時代的受益者、安全用網的踐行者和網絡安全的守護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