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
電子報

佳文匯集

碩導披露:“文筆差的同學,實務得分反而更高”

最近與一位碩士生導師交流考研實務的寫作經驗,順便幫同學們取取經,可是聽完她的一番話,有點顛覆我之前的認知?!皬氖滦聜鲗崉战虒W13年之久,我發(fā)現(xiàn)文筆差的同學反而能夠更快入門,也更容易獲得高分,而一些文筆較好的同學卻時常陷入行文邏輯混亂、文學色彩過濃的怪圈。”也經常會有一些同學來找我訴苦:“我覺得自己文筆還不錯,寫起文章來也得心應手,但不...

出版單位編輯培養(yǎng)導師制實踐探索

我國對出版行業(yè)編輯人才的培養(yǎng),主要來源于兩個方面:一方面是高校中設置編輯出版相關專業(yè),每年源源不斷地為出版行業(yè)輸出人才;另一方面是出版單位對編輯的培養(yǎng)。1.1我國高校培養(yǎng)編輯人才情況2022年7月25日,《中國出版?zhèn)髅缴虉蟆匪押柊l(fā)表的文章《出版學科建設進入快車道!一起來看出版學的前世今生》提到,從1950年起,我國就開啟了出版教育和...

木鐸書聲 2023-07-13

審稿切忌盲目統(tǒng)一

由于社會現(xiàn)實具有豐富性和多樣性,在實際稿件加工過程中,我們會發(fā)現(xiàn),在某些情況下,人名、地名、事物名稱不統(tǒng)一反而比統(tǒng)一更恰當,甚至在一些情況下,比如人物職務發(fā)生變化、地名發(fā)生變化、國際組織成員數(shù)量發(fā)生變化等情況下,盲目統(tǒng)一反而會犯錯誤。這就要求我們在審稿時,對人名、地名、術語概念等使用的具體情境進行全面準確的分析后,確定哪些情況應該統(tǒng)一...

木鐸書聲 2023-07-13

這篇文章讓我一炮而紅

文章收錄于該書第一部分“拐點四:進京”,這篇文章,應該是我進入經濟日報以后,影響比較大,因而對我來說很有紀念意義的文章。文章發(fā)表,距今已有32年,但回憶起來,仍然那樣親切,那樣激動,那樣令人難忘!如果說,一個記者,通過自己觀察、思考和表達,對推動中國改革進程能盡一份微薄之力的話,那么這篇文章,確實起到了一點這樣的作用。因此,我對這篇文...

企業(yè)和諧發(fā)展的報道這樣寫

從事專業(yè)記者30多年,我對原華北石油第一機械廠的報道為數(shù)不少,刊發(fā)在各主流媒體的新聞篇目約有160多篇。其中有的刊發(fā)在《中國石油報》一版頭條,有的在新華社主辦的《經濟參考報》刊發(fā),僅發(fā)在《華北石油報》一版頭條的不下30篇。

老編輯 2023-07-07

西去新疆,提前練習新聞寫作的“四五六原則”

新疆是新聞富礦。我們需要做好功課,寫出好作品。我再把要重點強調的內容放在這里。一、新聞寫作的“四五六原則“新聞寫作的“四五六原則“是我為了方便講課自我定義的。要求學生按照新聞寫作的“四五六原則”,“策劃,采訪,現(xiàn)場寫作,再修改,再寫作……”。“四”是葉偉民新聞寫作四元素:敘述、描寫、引語、背景的有節(jié)奏的穿插進行。敘述是行文加速器。“五...

蘭大韓亮 2023-07-07

一文教會你寫實務,新傳考研人的救命稻草!

新傳實務,又被稱為新傳考研中的新聞寫作,分指較高且必然會考。它包括消息寫作、新聞評論寫作、新聞報道策劃、采訪提綱、廣電策劃等。新傳實務的學習包括兩大部分:一部分為新聞實務理論知識,另一部分為新聞傳播實務的實操內容。已經到6月了,大家都開始進入實務寫作的“陣痛期”,以學姐的過來經驗,越早把握住實務,就越早抓住上岸的鑰匙!01.消息寫作一...

真正的文字高手,不玩高深,玩高雅

天,突然想跟大家談談關于“高雅”的事情。談這個話題的由頭,來自寫稿中的一些見聞。我們常常聽到這樣一組對話:“這稿子寫得不行,都是老生常談、大路貨”“這稿子可以,雖然看不太懂,但覺得很厲害”這種“不明覺厲”,就是今天我們要談的“高雅”。長期以來,我們都在接受一種潛移默化:一個東西很簡單,我卻看得津津有味,我就顯得很沒品味;一個東西大家都...

為什么“拿終稿”的,老看不上“寫初稿”的?

市級“兩辦”綜合處室,一般只有兩三個人,白天忙不過來,只能加班開夜車。前幾天見一兄弟,一臉愁容、兩眼通紅,閑聊幾句,開始抱怨:部門提供的初稿完全沒用,改來改去頭都大了……“拿終稿”的與“寫初稿”的,這是一對什么樣的關系呢?有時相親相愛、有時又劍拔弩張,有時形影不離、有時又貌合神離……這種感覺,只要在文字崗待過的,都懂!“拿終稿”與“寫...

融媒10年,新型主流媒體的八大趨勢研判與思考

“戰(zhàn)略先行,定位準確”。助力廣電媒體沖破重圍的戰(zhàn)略定位應包括以下四個要點:一是向智慧媒體發(fā)展。應利用新聞信息智能化搜索收集、采訪編輯云端AI自動剪輯生成等技術,特別是構建精準傳播體系,將廣電媒體發(fā)展成為具備思考、感知、識別等的多維度智能媒體,打造能夠主動尋求目標受眾并融入受眾的社會關系網,實現(xiàn)裂變式傳播。此外,廣電媒體還應善于根據(jù)用戶...

德外5號 2023-07-07

人工智能時代的新聞走向

的論斷,每一種新媒介對個人和社會的影響主要體現(xiàn)在引入一種新的尺度,帶來新的模式,產生新的速度,也就是說新媒介所承載的是每個時代的價值與意義。因此,我們在討論人工智能時就必須有一種生態(tài)性與歷史性的視角,不能單純描述人工智能如何影響新聞傳播,而是要理解人工智能的基本邏輯、歷史脈絡與未來走向。施宇:我覺得在對人工智能的思考上,從社會文化角度...

傳媒評論 2023-07-07

“白堤‘奔跑哥’”突發(fā)報道引出的思考

在融媒傳播的大背景下,充滿正能量的新聞報道堪稱“自帶流量”,傳播正能量亦是新聞媒體的重要職責。在媒體融合手段日趨多元、成熟的當下,是否可以通過優(yōu)化采編方式與流程,探索增強傳播動能、擴大傳播聲場的新路徑,這是一個需要思考的問題。今年4月8日,杭州西湖平湖秋月景區(qū)發(fā)生一起游客不慎摔倒致骨折事件,因時值春季旅游旺季,白堤斷橋一線人流量巨大,...

傳媒評論 2023-07-07

主流媒體移動新聞直播如何叫好又叫座

當下,移動新聞直播在強化事件傳播力、擴大媒體影響力、提升全平臺渠道合力上,展現(xiàn)出了十分可觀的潛力。主流媒體如何脫穎而出,贏得受眾的“時間”與“注意力”?本文結合浙江之聲的實踐與探索,從內容創(chuàng)新、語態(tài)轉換、流程再造、渠道拓展四個維度進行闡述。1內容創(chuàng)新,尋求“差異化”越來越多的媒體布局移動新聞直播,但不少直播主題相近且視角單一,內容不夠...

傳媒評論 2023-07-07

三個再造構建傳統(tǒng)媒體老齡分眾傳播格局

根據(jù)相關預測,“十四五”期間我國老年人口將突破3億,我國將從輕度老齡化邁入中度老齡化。創(chuàng)刊于1993年的《溫州晚報》由溫州日報報業(yè)集團主辦,是甌越大地上最早誕生的市民生活報,30年來在溫州沉淀了一大批忠實的老年讀者群體。2018年7月,以健康科普為主要內容的健康周刊《康樂坊》以老年群體為主要受眾,推出專為溫州老年人打造的全方位品質生活...

傳媒評論 2023-07-07

兼評2022年度浙江新聞獎評論獲獎作品

互聯(lián)網輿論場是一個異質多元的公共空間,讓人們可以隨時隨地就自己關注的議題發(fā)聲,但正是這種開放性和自由性,使得互聯(lián)網輿論場上充斥著大量的不實信息與極化言論,甚至還不斷上演著一場場拋開事實不談的輿論狂歡。同時,社交媒體的出現(xiàn),使得官方和民間兩個輿論場的同臺競技成為現(xiàn)實,但也使評論的樣態(tài)變得越來越多樣化和復雜化,其中不乏瞬間爆發(fā)、充滿個人情...

傳媒評論 2023-07-07

把握人心走向是真正的流量密碼

2022年8月3日早上7:30,“浙江宣傳”發(fā)布了《歷史不會濃縮于一個晚上》一文,不到半小時,閱讀量就突破“10萬+”。中宣部新聞閱評稱贊此文“一消網友心中塊壘”,時任浙江省委主要領導作出重要批示。有讀者說,“當時一夜沒睡著,看到這篇文章后睡著了”“作者有思考,文章有深度,解答了我心中的疑慮,讓我釋懷了”。這是“浙江宣傳”上線以來引導...

傳媒評論 2023-07-07

媒體融合時代新聞評論如何“引流”

十五次黨代會開幕當天發(fā)布的作品。在普遍的刻板印象中,宏觀層面的時政評論與“流量”似乎有著天然的隔閡,受選題和內容本身的“硬”所限,似乎很難“軟化”成為“叫好又叫座”的爆款,尤其是大會新聞,更是難上加難。但該作品推送后,全網總播放量達到300萬+,僅抖音平臺播放量就超250萬,點贊量達到3.8萬。網友紛紛留言“人生冷暖論到極致,百姓的柴...

傳媒評論 2023-07-07

觀點時代,評什么,怎么評丨以大眾視角寫評論

022年12月4日晚,對于浙江人來說,是一個很不尋常的夜晚。這天晚上,浙江多地發(fā)布優(yōu)化調整疫情防控相關措施通告,表示不再開展常態(tài)化核酸檢測,乘地鐵等不再掃場所碼。此外,國內其他多個省份也相繼發(fā)布類似的調整公告。無疑,這是中國疫情防控三年來最重大的變化,不僅是個重大事件,更是熱點話題。一夜之間,朋友圈里,互聯(lián)網上,各種聲音都有。有叫好的...

傳媒評論 2023-07-07

觀點時代,評什么,怎么評丨新聞評論在新的傳媒格局下如何出圈——以《住在文物里的尷尬何以破解》為例

在2022年度的浙江新聞獎、浙江省廣播電視新聞獎評獎中,臺州市新聞傳媒中心選送的電視新聞評論《住在文物里的尷尬何以破解》獲得一等獎。這條評論為什么能在眾多電視節(jié)目中脫穎而出?2021年11月,臺州市廣播電視臺《臺州深觀察》欄目的記者接到群眾反映,說自己的房子破敗不堪卻不能修葺,為此很苦惱,希望記者關注并幫忙解決問題。接到反映后,記者前...

傳媒評論 2023-07-07

全媒體時代,媒體如何做出更多好看的評論?

新聞評論是黨報的靈魂和旗幟,是黨報開展宣傳的有力手段,肩負著傳播黨的政策和主張的使命,也起引領著正確輿論導向的作用。新時代新征程,黨報的新聞評論不應淡化,也不能削弱,而應當承擔起其特殊的責任,擺到辦報的重中之重,更好地去引領導向,鼓舞士氣,成風化人,澄清謬誤,明辨是非,讓正能量更強勁,讓主旋律更高昂。2020年底,延安日報專門開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