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寫作
新聞為什么要短新聞媒體必須強調(diào)多寫多發(fā)短新聞,這一宗旨永遠不會改變。什么叫短新聞?短新聞是報刊上的一個品種,而不是一種體裁。它主要是一個量的概念:字數(shù)少,篇幅短。一般短消息應把字數(shù)限制在500字以內(nèi),短通訊和短評論在800字以內(nèi),最長不超過10...
一、新聞角度是尋找、透視、挖掘和表現(xiàn)新聞事實的立足點與窗口選擇新聞角度的目的,就是要把事實的新聞價值更加充分、更加突出地挖掘和顯示出來,更好地起到新聞報道吸引人、感染人、教育人的作用。從新聞寫作的實踐來看,新聞角度一般分為挖掘角度和表現(xiàn)角度,前...
1.新聞報道的概念簡單地說,新聞是新近發(fā)生的事實的報道。具體地講,新聞是一種客觀存在的事實;這種事實在時間上是新近發(fā)生的;在內(nèi)容上是新鮮的;在價值上是大家關心和需要的;并且需要通過新聞工具和其它各種手段進行報道傳播。其最大的特點是真實,真實是新...
與其他新聞報道一樣,深度報道的基礎是采訪。但深度報道的采訪比一般報道的采訪更為復雜、更為主動、更為深入、也更為全面。深度報道的采訪至少具有如下特點:一是一種多層次、多側(cè)面、多角度、多種類的全面而系統(tǒng)的采訪。這種采訪形式是對事務性、程序性、禮儀性...
1、構(gòu)成新聞的基本要素:5w都必須真實。如某件事,明明是張三干的,你把它寫成是李四干的,其它4個要素都是準確的。知道這件事是張三干的人,但不知道其中的原委,本來很想知道,但看你連人都搞錯了,于是,對這篇新聞的可信度就發(fā)生了懷疑。2、新聞所反映的...
新聞評論的主要特點及寫作要點新聞評論是一種政論性的新聞體裁。它是針對新近發(fā)生的,具有普遍意義的新聞事件和迫切需要的解決的問題,發(fā)議論、講道理,直接發(fā)表意見的文章。(一)新聞評論的特點概括起來大致有四點:1.針對性。所謂“文章合為時而著”,便是將...
什么是跨筆?跨者,跨度之跨,跨越之跨也。也就是說,無論是描寫、議論、敘述等等,都采取大跨度和大跨越的方法。在電影的拍攝中,有推拉鏡頭的方法。把鏡頭拉起來,就是一個全景的大場面;把鏡頭推進去,就是一個特寫的畫面。迅速的推拉,就會形成一個大跨度或是...
網(wǎng)絡時代的新聞寫作的新特性體現(xiàn)在傳播介質(zhì)的不同使網(wǎng)絡媒體新聞的采寫有著與傳統(tǒng)新聞相比更為特殊的要求,鑒于受眾在網(wǎng)絡新聞傳播過程中的心理及行為方式出現(xiàn)的新變化、新特點,網(wǎng)絡新聞傳播在遵循新聞寫作基本原則的同時,運用網(wǎng)絡新聞傳播自身的特殊規(guī)律,使用...
常有一些同志問,寫評論應從哪些方面下功夫呢?依我的經(jīng)驗來說,應該在立意、語言這兩個方面多下些功夫。為什么呢?眾所周知,新聞評論是基于新聞事實而發(fā)的議論,要有新聞性自然是新聞評論題中應有之義。但切莫忘記,評論不同于新聞,評論更重要的是要通過分析、...
趙超構(gòu)(1910-1992),長期擔任《新民晚報》總編輯,同時,他還是著名的報刊雜文家,著有《延安一日》、《未晚談》、《林放雜文選》等,在新聞界享有盛名。趙老寫短評,堪稱一絕。他都有哪些絕招?根據(jù)他平時所談,梳理出以下7條:1、題目抓得小一點,...
1、稿件是否有讀者愿意看?讀者看報紙最關心的還是與自己有關的信息,選擇稿件時,要判斷這篇新聞讀者感不感興趣,哪一類讀者感興趣?如果一篇新聞只有少部分讀者感興趣,或者沒人感興趣,那么這篇新聞的價值就不大。2、稿件是否能讓讀者有所收獲?新聞就是還原...
一、學會對采訪的材料進行剪裁。我們采訪后,做了記錄,就好比是做衣服有了布料,但有了布料并不等于就做出了好衣裳,要做好衣裳,還得對布料進行剪裁,加工。同樣我們要想將采訪所得整理成一篇采訪稿,也得學會對材料進行剪裁,加工。怎樣剪裁、加工呢?就是要根...
廣播新聞的寫作包括導語、主體、背景和結(jié)尾,這是廣播新聞的基本組成部分。學寫廣播新聞,必須弄清這些部分的特點及寫作要求。一、導語導語是新聞開頭第一句或第一段話。它用主要的、新鮮的新聞事實,簡明生動的語言,概述新聞最本質(zhì)的內(nèi)容,從而引起受眾的注意。...
消息是最為重要的報道形式。說容易是因為它形式規(guī)范,易于操作。說難則是因為,消息篇幅短小,要求微言大義。寫作消息要設想并回答讀者問的問題,這些問題就構(gòu)成了新聞五要素,即:When(何時)、Where(何地)、Who(何人)、What(何事)、Wh...
想知道校園新聞該怎么寫?小編接下來就把福建校媒聯(lián)盟主席代國輝老師的多年從事校園媒體、操作校園新聞的經(jīng)驗感悟從校園媒體的經(jīng)歷,校園新聞的寫作經(jīng)驗,以及福建校媒的寫稿文化這三個方面跟各位小伙伴慢慢分享吧~工科生做校園新聞我是機械學院的,學工科的。工...
電視新聞要讓受眾愛看,讓受眾接受,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樹立平民意識,采寫的新聞要平民化。所謂平民意識,就是指記者要拋棄因職業(yè)優(yōu)勢帶來的優(yōu)越感,改變高高在上和俯視一切的思維方式,自覺地關注平民并和他們進行平等交流的意識。所謂新聞平民化,是指在樹立平...
環(huán)境新聞,是指與自然環(huán)境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污染等有關的新聞。環(huán)境新聞的采寫要記錄真相、寫出力度、挖掘深度,就需要記者了解環(huán)境新聞的特性,掌握這類新聞采寫的特點,具備對環(huán)境問題的深刻認識。環(huán)境新聞的特性主要表現(xiàn)在涵蓋范圍大、牽扯面廣、事件周期長、采寫...
寫作把對話體變成故事體把對話體變成故事體,90%記者作不到。作到有主題,把對話體變成故事體,都是不容易的。但是對話體可閱讀性很差,一點都不精彩,必須改寫成故事體。羅列是不行的,一篇消息不能幾件事。要把每個故事寫成特寫,特寫首先需要場景,場景則需...
“虛筆”是書法術語,它是眾多筆法形式的一種,與“實筆”相對?!疤摗辈皇侵柑摌?gòu),而是一種側(cè)面的、間接的、抽象的描敘手法,又可稱作暗寫。近些年來,新聞報道不斷地向其他傳統(tǒng)藝術吸收和借鑒新的表現(xiàn)手法和敘述技巧。新聞寫作突破了原先程式化的模式,呈現(xiàn)出空...
新聞作品形成自己的風格,是記者成熟的重要標志之一。有人曾這樣說,某人的新聞作品,即使是捂上作者的名字,只要讀一讀文字,就可以知道是誰寫的。進入21世紀,中國傳媒改革更加深入,從自發(fā)走向自覺,從觀念更新走向制度創(chuàng)新,從邊緣突破走向了中心突破。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