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采評業(yè)務
01.了解網絡的受眾寫作與編輯要把網絡讀者的需求與習慣放在心上。網絡使用性研究表明,讀者往往瀏覽網站而不是專心地閱讀。他們也往往比印刷品的讀者或電視觀眾更活躍,搜尋信息而不是被動地接收網站提供的東西??紤]一下網站的目標受眾。因為網站的讀者正在網...
麥克盧漢在“媒介即訊息”理論中指出,在創(chuàng)造了某種媒介之后,即有可能出現與之相適應的傳播和其他社會活動。傳統(tǒng)媒體、網絡媒體、移動新媒體等不同的平臺,因其不同的媒介屬性必然衍生出不同的寫作特征。雖同屬新聞傳播領域,皆會遵循新聞價值,但因每個媒介屬性...
一、新聞側記的概念1、新聞側記,又叫特寫,通過細節(jié)描寫、側面烘托、環(huán)境烘托等多種表達方式報道新聞事實的一個側面,或就某些片段展開描述,以回答受眾關心和感興趣的某些方面的問題。也可以這樣定義:新聞側記,又叫特寫,凡是截取事件、人物或場景中最富有特...
為了加強學報編輯部的管理,確保學報的辦刊質量和編輯部各項工作的正常進行,依據《高等學校學報管理辦法》和有關出版法律、法規(guī)制定本規(guī)章制度。第一條《牡丹江大學學報》是由牡丹江大學主辦的、國內外公開出版發(fā)行的綜合性學術期刊,是開展校內外學術交流的重要...
學報按出版規(guī)定實行三審審稿制。1.初審學報的各類稿件交責任編輯初審,初審要對稿件的基本內容、水平高低、處置意見作出扼要說明,并填寫審稿單。責任編輯對不能審的稿件,要請有關專家?guī)椭鷮忛啞徃鍖<业氖滓獥l件是必須具備副教授以上的專業(yè)技術職務,包括編...
新聞稿件的語言要符合語法、符合邏輯,反映的情況必須真實,具有專業(yè)性。新聞報道的基本要求是真實、準確、科學、統(tǒng)一、清楚。修改稿件時要從稿件表述、稿件角度、選材等方面發(fā)現錯誤觀點,修改稿件時一定要堅持全面的觀點。修改稿件是對選擇稿件的繼續(xù)。對稿件的...
來源|劉暉南方傳媒研究這是關于采訪的小手冊。我們努力讓它做到實用,有助于記者完成自己的報道。但更重要的,它是提出問題,而不是給出所有的答案。在日常的報道中,快速的節(jié)奏如同切分音般把每天分開。哪一天該完成什么,成為記者心中暗藏的節(jié)奏。如果不能按時...
記者采訪帶回大量素材,如何在短時間內寫成一篇質量較高的稿件?”一、對自己所寫的稿件的最終形態(tài),有一個完整的想象有目標,有方向,有藍圖。(好比蓋房,是蓋別墅、還是辦公樓、商住樓?好比做一桌菜,是西餐,還是滿漢全席?)做新聞,在進行新聞價值判斷、確...
很少有采訪者會要求采訪對象直接對著攝影機講話,部分原因是鮮有“一般”人能夠很自然地面對攝影機。(紀錄片導演埃羅爾·莫里斯之所以能取得很好的采訪效果是因為他設計的一個稱之為“恐怖采訪機〔InterrotronTM〕”的精妙設備,這個設備的作用是讓...
一把是銼刀,一把是刻刀,根據不同需要打磨加工文章。有意思的是,現在的新聞編輯,大部分人用的是銼刀。把長文刪短,讓虛寫取代細節(jié),體現作者個性的字句統(tǒng)統(tǒng)不要。為什么這么做?一是報紙版面不多,自然要截長為短。二是為了放心。把尖銳的觀點磨成正確的廢話,...
校對是出版行業(yè)各專業(yè)人員的入門課。隨著出版節(jié)奏的日益加快、出版形態(tài)的多元化,在出版工作實踐中本應加強的校對功能在實際運作中卻逐漸被邊緣化,諸如編輯作業(yè)替代校對作業(yè)、減少校次、弱化校對流程、過度依賴校對軟件等現象,在出版工作現實中比比皆是。出版專...
做校園學生記者已經兩年多的時間了,這段經歷是我不斷學習、不斷成長的過程。特別想把這兩年來的感悟記錄下來,以飧讀者。帶著感動出發(fā)在校園里,我不僅是學生,同時還是一名學生記者。對于這個身份,我是有一些自豪的。我始終堅守記者的原則,事實是新聞的生命,...
又是一年寒假時,作為學生記者,放假了是不是新聞寫作就可以“停歇”了呢?小編覺得,寒假不僅不能放松,而且還需要趁機“練一練筆”!因為寫作不能停,否則就要花費十倍的時間來一點點恢復功力。對此,很多學生記者應該深有體會,越寫越能寫,越寫越會寫,反之亦...
當前,對審讀工作存在不同的認識,有些出版單位沒有把審讀活動貫徹落實到編輯出版工作的全過程中去。本文謹就此談點看法,以就教于諸位同仁。一什么是審讀?審讀這個詞的“審”字是一個多義字,在這個詞中,“審”是詳知、細究,不是確實、慎重等義。這個詞的“讀...
約十年前的第91屆普利策新聞獎獲獎名單公布,其中,《華爾街日報》因一組對中國經濟發(fā)展問題的報道榮膺國際報道獎。普利策獎評審委員會(ThePulitzerPrizeBoard)稱:“(今年的)國際報道獎授予華爾街日報記者,其對中國資本擴張的負面影...
由于編輯工作的質量程度直接影響、限制著出版效果,所以編輯的工作在學生期刊的出版過程中處于中心位置。隨著科教興國戰(zhàn)略的施行,我國高等學校辦學范圍的擴展,學校的科研程度不時提升,以及市場機制招致的日漸劇烈的競爭,作為高校學術窗口的高校學報,在這股變...
當記者不可避免地要報道死亡、災難以及其他悲劇時,報道背后的倫理與人性何在?我們選擇了《紐約時報》專欄作家塞繆爾·弗里德曼的《給年輕記者的忠告》(LetterstoaYoungJournalist)一書,他說:新聞工作者為自己,也是為公眾工作。我...